字級
- 大
- 中
- 小
圖說:大肚國小「i閱書軒」借閱率很高。 圖/大肚國小提供
圖說:大肚國小學童愛閱讀,享受閱讀的美好時光。 圖/大肚國小提供
圖說:校長陳淑華(立者)在「i閱書軒」為學生們說故事。 圖/大肚國小提供
圖說:學校藏書1萬5000冊,養成學生愛閱讀的習慣。 圖/大肚國小提供
圖說:佛光山雲水書車到校推廣閱讀。 圖/大肚國小提供〔三好校園〕大肚愛閱共讀 傳頌磺溪文風
2021-10-18
19世紀末創設的大肚國小,是由30名鄉民捐贈土地而設,創校迄今有122年歷史。當地文風鼎盛,秀才輩出,校方為了延續文風,在校園內設置閱讀角落,讓學生時時有書讀、處處可看書,是一所實踐三好的書香校園。
大肚國小創建於日本明治32年(1899年,清光緒25年),亦即日本治台第5年,當年由大肚地區士紳向日本當局請願,獲准成立「大肚公學校」,由於成立之初沒有校地與校舍,於是暫借磺溪書院「文昌祠」為校。
1901年,大肚鄉民趙壁等30名「文昌祠」爐主,將祠堂後方10餘甲土地捐贈給學校,因此學校建於磺溪書院後方。磺溪書院的前身,為清乾隆初年設立的社學「西雝社」,對於推展地方教化極具貢獻,如今已被列為台中巿定古蹟。
台灣光復後,學校因地處農村與工業區的邊緣,加上書院功能式微,一度瀕臨文化不利、資源不足的劣勢,所幸教師們緬懷學校創建的歷史傳承,合力營造「處處書飄香,時時享閱讀, 閱讀不受限」的書香校園,以延續磺溪書院文風。
校長陳淑華表示,學校參與三好校園及《人間福報》讀報教育,從閱讀好書報中提升視野、智慧與行動力,全校親師生實踐「創新行三好」、共築「書香心大肚」的願景,更奉行「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也能做對的事」,激盪出屬於大肚國小的三好精采篇章。
由於親師生對於實踐三好校園的認同及支持,因此校方打造多元的舞台,透過陪伴、賦能與授權,讓孩子自我展能,培養美善的心念(存好心);循循善誘以良言表達、尊重孩子的表現方式(說好話);激勵孩子追求「本質的成功」,強調內在動機,促使孩子對自己的作為負完全責任、選擇做對的事(做好事),激發孩子的成長潛能。
為了傳承磺溪書院文風,展耀地方的人文美力,由學生擔任磺溪小導覽員,不僅藉此認同在地文化、參與社區活動,甚至關懷社區獨居老人,建立青銀世代的情感聯繫,提升孩子們文化傳承的胸懷。
學校的「i閱書軒」,有3間教室大,藏書1萬5000冊,並有電子化閱讀等設施,書軒結合大肚渡船頭舊址的歷史意象,營化船舶、海鷗、航海圖、海星座椅等「悅」讀空間,以吸引學童入內看書,曾榮獲全國優選台中5校社區親子共讀站之一。
此外,學校為了鼓勵親子共讀,除了開辦愛閱家庭外,並透過主題書展,吸引孩子們下課後到書軒參加活動,也利用閱讀課及課餘時間,尋找閱讀主題相關書籍,進行深度與廣度的延伸閱讀,大幅提升孩子的閱讀習慣與理解能力,2020年榮獲教育部「閱讀教育磐石獎」。
學務主任張倍安表示,自從校園推行三好運動和《人間福報》讀報教育後,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,品格逐漸提升,展現出情溫德美的氣質,讓人十分歡喜。
訓育組長林怡君指出,學生沉浸在「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」的校園氛圍裡,培養自我領導力,並透過讀報教育,將良好的習慣內化,逐漸涵養高尚的品德,令人欣喜。
六年甲班學生劉家甫分享指出,他很開心能參加許多三好校園活動,不論是義賣、讀報、運動比賽或藝文比賽等,不但有趣又能助人,讓自己成長很多。
大肚國小創建於日本明治32年(1899年,清光緒25年),亦即日本治台第5年,當年由大肚地區士紳向日本當局請願,獲准成立「大肚公學校」,由於成立之初沒有校地與校舍,於是暫借磺溪書院「文昌祠」為校。
1901年,大肚鄉民趙壁等30名「文昌祠」爐主,將祠堂後方10餘甲土地捐贈給學校,因此學校建於磺溪書院後方。磺溪書院的前身,為清乾隆初年設立的社學「西雝社」,對於推展地方教化極具貢獻,如今已被列為台中巿定古蹟。
台灣光復後,學校因地處農村與工業區的邊緣,加上書院功能式微,一度瀕臨文化不利、資源不足的劣勢,所幸教師們緬懷學校創建的歷史傳承,合力營造「處處書飄香,時時享閱讀, 閱讀不受限」的書香校園,以延續磺溪書院文風。
校長陳淑華表示,學校參與三好校園及《人間福報》讀報教育,從閱讀好書報中提升視野、智慧與行動力,全校親師生實踐「創新行三好」、共築「書香心大肚」的願景,更奉行「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也能做對的事」,激盪出屬於大肚國小的三好精采篇章。
由於親師生對於實踐三好校園的認同及支持,因此校方打造多元的舞台,透過陪伴、賦能與授權,讓孩子自我展能,培養美善的心念(存好心);循循善誘以良言表達、尊重孩子的表現方式(說好話);激勵孩子追求「本質的成功」,強調內在動機,促使孩子對自己的作為負完全責任、選擇做對的事(做好事),激發孩子的成長潛能。
為了傳承磺溪書院文風,展耀地方的人文美力,由學生擔任磺溪小導覽員,不僅藉此認同在地文化、參與社區活動,甚至關懷社區獨居老人,建立青銀世代的情感聯繫,提升孩子們文化傳承的胸懷。
學校的「i閱書軒」,有3間教室大,藏書1萬5000冊,並有電子化閱讀等設施,書軒結合大肚渡船頭舊址的歷史意象,營化船舶、海鷗、航海圖、海星座椅等「悅」讀空間,以吸引學童入內看書,曾榮獲全國優選台中5校社區親子共讀站之一。
此外,學校為了鼓勵親子共讀,除了開辦愛閱家庭外,並透過主題書展,吸引孩子們下課後到書軒參加活動,也利用閱讀課及課餘時間,尋找閱讀主題相關書籍,進行深度與廣度的延伸閱讀,大幅提升孩子的閱讀習慣與理解能力,2020年榮獲教育部「閱讀教育磐石獎」。
學務主任張倍安表示,自從校園推行三好運動和《人間福報》讀報教育後,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,品格逐漸提升,展現出情溫德美的氣質,讓人十分歡喜。
訓育組長林怡君指出,學生沉浸在「做好事、說好話、存好心」的校園氛圍裡,培養自我領導力,並透過讀報教育,將良好的習慣內化,逐漸涵養高尚的品德,令人欣喜。
六年甲班學生劉家甫分享指出,他很開心能參加許多三好校園活動,不論是義賣、讀報、運動比賽或藝文比賽等,不但有趣又能助人,讓自己成長很多。
最新消息
iACT跨宗教感恩日慶典 香雲寺、佛光會與會
2025-11-24文山區佛光人義賣暨福報蔬食推廣 捐助創世住民傳遞溫暖
2025-11-24寶華寺佛學講座 塵中修出清淨心
2025-11-24日光寺法座會 張群談看見改變的力量
2025-11-24新營講堂發揮佛光愛 捐血救人福利社會
2025-11-24尋訪千年聚落與眷村記憶 台中傳燈分會舉辦清水走讀
2025-11-24河道探險活動 墨爾本佛光童軍展現團隊精神與戶外技能
2025-11-24紐約道場感恩節送暖多年不輟 守護社區情更深
2025-11-24慈愛三好學校2025畢業典禮 三好品格伴童行 歡喜成就向未來
2025-11-24毛克利三好童軍體驗營 學習技能創造價值
2025-11-24
相
關
消
息







